第(2/3)页 民国期间国内的大头兵部队实在太多了,也有众多以弱胜强、以寡败众的经典案例。 因此,哪怕他们各团各纵队就算连战连捷也没啥可显摆的,大家最多酸溜溜说一句不过装备好罢了。 相比之下,有东亚国家首次大规模坦克对决这样的噱头,老马的装甲团只怕一战成名,名留我军军事历史了。 真是没地说理! ‘这一次,一定要狠狠地吃老马一顿,不然心里不得劲啊。’ 几个老团长们心中暗暗发狠。 ……………… 看着独立支队几个团长们的“互动”,旁边冀南根据地的几个纵队司令们各个眼热,恨不能取而代之,立下这泼天的功劳。 作为总部钦定的反攻东北北路军组成部队,他们之前也是冀南根据地的主力部队,不仅完成了换装,且战斗力也都不弱。 虽说赶不上独立支队主力,但打打关东军也不是什么问题。 之前千里草原大奔袭中,独立支队由于全员乘车,最先赶到了河口,而冀中各部队由于运输车辆不足,只能一段段坐车,比独立支队晚了两三天抵达。 这本来也是原定的计划。 但谁能想到呢,鬼子竟然玩起了“首战即决战”,而张司令更是用兵如神,在独立支队刚刚抵达河口两三天时间就击破了关东军机动军团主力,取得了反攻东北的主动权。 他们冀南军区部队中,一部分先行抵达的队伍赶往了赤峰、建平等地,亦或者向北发起进攻,属于此次战役的侧翼部队,也算有些功劳。 他们这些最后赶到的部队,由于需要休整,仅仅是作为战役预备队,并未参与作战。 结果他们还没修整完成,独立支队就打破关东军,立下了这样的大功。 赶赴赤峰等地的部队也就罢了。 他们这些并未参战的部队脸皮再厚,也不好意思说此战中发挥了作用,几个纵队司令也只能暗自羡慕了。 不过,大家虽然羡慕眼热,却也并不会起什么阴暗心思。 八路军之前虽然开展了大扩军,但能担任冀中根据地纵队司令的将领,自然不是什么傻瓜。 在完成战场清理,确定了关东军的损失后,大家立即判断出前方鬼子防御的空虚,察觉到了眼前巨大的战机。 可以说,后续巨大的功劳就在眼前,正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。 第(2/3)页